占在大锅上的那一层油,应芙蓉也没有浪费,快速的揉了黑白相掺的面粉,就着猪油摊了一张大大的饼子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麦子的产量不高,精细的白面售价高昂,普通人家多半会买一个黑面跟白面掺和在一起,这样既实惠,口感又不会太差。

    将摊好的大饼取出,在锅里放了小半勺水,等着烧开。取出的大饼切出两半,一半放进了篮子挂了起来,剩下的一半,切成了小块,扔进已经沸腾的水中,煮成面疙瘩。

    宁芳回来的时候,中午的饭食已经做好了,宁芳洗过手准备将两碗放了咸菜的面疙瘩汤端到了小院的石桌上。

    院内有一颗高大茂盛的相思树,葱葱郁郁的。微风吹过,会发出簌簌的声音,煞是好听。太阳透过茂密的树叶,星星点点的洒落在地上。

    相思树下摆着一张圆形的石桌,石桌周围有4张圆石凳,正午时分坐在这里,相思树正好可以遮阳。

    应芙蓉擦着手跟在宁芳的后面,抬手遮住刺目的阳光,说道:“这会儿的太阳正毒呢,我们要不进屋里吧?”

    “没事,树下有阴影,还有一丝微风,乘凉将好。”宁芳端着两碗烫手的疙瘩汤,走得飞快,不过几步路就到相思树下,将烫手的碗放在石桌上的相邻的两个位置上。

    应芙蓉取下围兜坐下,说:“相公今日回来得晚了些。”

    宁芳将筷子递给应芙蓉,回道:“嗯,今日府里的事情比较多。”宁芳等着接了筷子后,也在石凳上坐应芙蓉了下来,捧起碗先喝了口汤。

    宁芳给应芙蓉竖起大拇指,夸道:“嗯,娘子煮的面疙瘩真好吃!”夸的应芙蓉有些不太好意思。

    吃完午食,宁芳也没去歇息,趁着应芙蓉将碗筷收进厨房清洗,自己也进了厨房将厨房里泡着的竹片给端到了相思树下,坐在石凳上也做起了小簸箕。

    应芙蓉做小簸箕的手艺,还是跟着宁芳学的。

    宁芳家是以做竹制品为生的,小时候宁芳时常跟着父亲一道编制,久而久之,竟做得比韩父好。后来韩家父母去世,宁芳便带上应芙蓉到了京城,一开始也是靠簸箕的手艺混口饭吃。

    “相公,你去歇息吧,这些留着我下午再做。”应芙蓉将中午的碗筷洗净,看到宁芳还在相思树下做着小簸箕,不由得出声劝道。